做符合国情的乳腺癌诊疗规范
编者按:将于10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是一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广泛的乳腺癌学术盛宴,论坛将会有众多乳腺癌领域的国际和国内大师们与我们一起探讨在精准医疗时代下的乳腺癌规范化和个体化诊疗前沿进展。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本次大会主席之一邵志敏教授进行了会前采访,提前分享了本次大会值得大家期待的新亮点。
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乳腺癌专科会议
邵教授告诉我们,“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已经走过了十二年,参会者从最初的两三百人发展到现在的三千多人,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乳腺癌专科会议。今年论坛将重点聚焦乳腺癌诊疗领域的新理论和新知识,特别设置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和病例讨论、年度回顾、亚太专家研讨专场和中青年专场等。每年的论坛我们都会根据国际上最新的乳腺癌研究进展来组织安排相应内容,这次会议的确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发布新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在国际上乳腺癌的诊治指南有NCCN指南,有圣加仑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和人群还是有些差异的。从2007年开始,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集体编撰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每2年更新一次,希望能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乳腺癌诊疗与规范。2017版《指南与规范》也将在本届会议发布,并且与时俱进地增加了移动端的APP版本。现在乳腺癌的治疗规范发展的非常迅速,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最新的知识纳入到指南与规范当中。过去的指南主要是纸质版,也可以进行很好的学习,移动端手机版的指南对于我们基层的医院来说更具时效性和可及性,希望这一创新能更有利于我们基层的专科医生来掌握指南的变更。
乳腺癌“全程管理”至关重要
邵医生告诉我们,肿瘤现在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病,不是说手术完成以后就好了。手术以后需要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长期的随访。这一过程需要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加以监督和管理,所以几年以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多学科团队就创立了“乳腺癌的全程管理”,不只是化疗或者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而是从诊断开始的全程管理,包括诊断,治疗以及后续的随访和长期的内分泌治疗。对于解决患者在随访中产生的问题,对疾病的深层次分析等方面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乳腺癌这样一个慢性疾病来说,全程管理既联络了医患感情,又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水平。
“精准医学”并不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诊疗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早的经验医学,到目前的循证医学,并逐步向精准医学的目标靠拢。
循证医学的特点是可以形成一个指南和规范,随着我们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要对个体进行更精准的治疗。“精准医学”并不是一句空话,只是离我们现在的医疗现状有一定的距离。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通过对某一个患者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更准确的数字的分析,进行相应的靶点治疗,会实现精准医学的目标。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
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治水平,对患者是非常有益的,对医生之间的协作、知识的融合起了重要的作用。MDT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过去我们提倡的是内科外科诊断等多学科,未来是否可以带入转化医学,临床科研等内容,会随着我们学科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提升和完善。
乳腺外科的发展需要人才梯队
乳腺外科医生是非常专业的学科,需要有综合的知识,包括有外科、内科、肿瘤学、放射治疗以及病理学影像学的基础。在国外做到一个乳腺癌的专科医生是很不简单的,需要医学背景、普外培训,以及一些内科训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非常重视乳腺外科的人才培养的,根据人才梯队的形成而有所不同,作为学科带头人来说,要保持在学科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各个梯队的不同人才是必须的。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人才梯队,对于学科的长期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采写编辑:AME出版集团(张哲宁,曹志刚,陈国豪)